新闻动态

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多语言健康人文应用微专业2025年招生简章

2025-09-28281

据教育部“双千”计划以及学校微专业建设相关要求,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发挥促就业实效,助力兼具医学知识、外语能力及智能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按照《南京医科大学微专业管理办法》的规定,外国语学院获批开设多语言健康人文应用”微专业,现面向在校生选拔部分学生修读。具体办法如下:

一、招生计划

微专业名称:多语言健康人文应用  

招生人数:20人左右

注:微专业不属于教育部公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范围,学校上报教育部备案入库,经审核通过后可在学信网进行查询认证,用人单位认可。

二、报名条件

1.南京医科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在籍二年级及以上各专业学生(大学英语4级考试中取得500分以上的成绩,一年级以及毕业班学生不得报名,英语专业学生不得报名),身心健康,对语言、医学和健康课程感兴趣。

2.保证每周4--6学时(含周末实践)的学习投入,在两学期内完成微专业全部课程。每学期16周(含3周自主学习)。学习形式按课程规定,线上线下相结合。具体另行通知。

三、学籍管理

修读微专业学生的学籍信息不变更,由主修专业所在学院管理。学生修读微专业的课程成绩不影响主修专业的学籍管理,也不影响主修专业的毕业与学位资格获得。

四、报名程序

(一)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2025年10月16日。

(二)报名方式

请登录“南京医科大学微专业门户”https://5f2ow79p.mh.chaoxing.com 进行报名。流程详见附件1:南医大微专业学生报名手册。

五、学费

按照课程学分收费,1个学分100元,本次微专业共设置10学分课程,计1000元。

六、证书

取得微专业修读资格,完成微专业培养计划,取得学分,由学校教务处颁发微专业证书。联系人:

微专业负责人&《医学人文思辨性读写》课程负责人:刘坤

  liukunmandy.net@163.com

《多场景智能翻译实务》课程负责人:张蓓 zhangbei027@163.com

《医学情景跨文化沟通》课程负责人:荣正浩 Veblen@njmu.edu.cn

《从零到医:法语基础会话与专业词汇》课程负责人:贾琼               

  Jiaqiong423@163.com

《智能药学英语与全球监管文书实务》课程负责人:吴文博             

  w.wu@njmu.edu.cn

 附件1:南医大微专业学生报名手册.pdf 


 

外国语学院

2025年10月10日

 

 

多语言健康人文应用微专业简介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充分发挥我校校本特色优势,对接国家对高层次、国际化、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引下,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加快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立足职场真实需求,开设核心课程,通过数智赋能,强化健康人文在医药卫生场景中的融合实训,培养能够高效应对智能时代多语言职场挑战的医药卫生人才。通过医学文献和书写疾病的文学作品的细读与对读、患者视角的叙事性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对疾病的社会意义的体认和人文关怀的能力;通过境外制药企业研发人员、国际知识产权代理人分享最新行业动态与实践经验,研讨西方国家药物临床应用误区的纪实报道,帮助学生建立全球化的行业认知;通过跨文化理论的学习与语言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在全球医疗环境中的沟通技巧。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面向所有专业开放(英语专业除外),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医药外语能力、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和医学人文素养,用外语掌握医药通识人文及全球健康治理相关知识,具备优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多场景语言服务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熟悉AI辅助翻译与医学文献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外语+医学+智能技术复合能力在国际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健康管理机构等领域从事医学翻译、药品注册、国际医药市场推广、跨文化医疗沟通及全球健康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法

微专业课程主要采用讲授/研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力求做到充分释放课堂时间,打破时空限制,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互动,强化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人文素养、人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

课程考核由反映平时学习情况的过程考核和学习结果的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结果构成学生所学课程总评成绩。过程考核包括课程作业、学习表现和阶段考试三个环节,侧重考核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阶段性学习结果及持续改进情况。考试考核按《南京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考试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所有课程均通过考核或考查才可视为完成微专业的学习。

四、课程设置

5门课程,共10个学分。

第I学期:智能药学英语与全球监管文书实务、从零到医:法语基础会话与专业词汇

第II学期:医学情景跨文化沟通、医学人文思辨性读写、多场景智能翻译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