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开展教师系列培训
2025年6月18日,外国语学院在博学楼A200报告厅开展教师系列培训第六讲,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周思源主持。
本次讲座以“胜任力导向的医学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为主题,由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永杰教授主讲,讲座围绕医学教育与思政育人融合的核心命题,系统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张永杰教授首先回顾课程思政的宏观背景,强调其本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立足学科特色挖掘思政要素。他指出,医学教育应构建以“胜任力(competence)”为核心的新型教学体系:教育目标需从知识传授转向应用分析、创新评价等综合能力培养,覆盖认知、情感与技能三大领域;评价机制应建立形成性评价与促学评价的动态反馈体系,推动教师角色向“价值引领者”转型。在教学设计层面,张教授提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原则,倡导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全流程。实践探索中,张处长指出我校通过“三全育人强化工程”构建校院系三级联动机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并基于“宏观—中观—微观”设计路径,将全球视野、医者精神等九大思政要素分层渗透至课程建设。此外,张教授以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深入分析了思政元素在不同阶段的体现,从昨天的人文教育传承,到今天实境思政育人平台的建设和课堂内外思政元素的深挖,再到明天进一步挖掘思政元素、探索专业教育和引入AI的展望。讲座最后,张教授通过口腔颌面外科学等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展现”专业-思政“深度融合的显著成效。他总结指出,医学课程思政建设需持续完善三方面工作:强化教务、学工与院系的协同联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深化“九位一体”育人与第二课堂的实践创新;凝练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等学院的成功要素,形成可推广的“南医范式”。
讲座结束后,学院党总支徐霞书记传达和布置了关于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深刻领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坚决落实《条例》各项规定,作为高校教师要示范带头,把学习贯彻《条例》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至此,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本学期教师系列培训圆满收官。本学期培训涵盖AI与外语教学、课程思政、论文写作等多元主题,为学院教师专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搭建了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学习平台。通过系统培训,教师们不仅拓展了学科视野,更新了教学理念,还掌握了前沿教学方法与技术应用能力,为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医学外语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荣正浩,图片/梁凯,审核/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