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院举行教师系列培训第五讲

2025-05-3010

529日中午12:30,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系列培训第五讲在博学楼A200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孔蕾教授,以AI赋能外语教育人机协同下的中国文化教学新探索为主题,为学院教师带来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的学术盛宴。讲座由英语系荣正浩主持,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徐霞、副书记副院长苏益民及全体教师出席。

孔蕾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而深刻,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她深入阐释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及文化教学的本质,强调文化教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讲述,教师需准确传递、阐释文化内涵,并考虑受众特点选择恰当的传播语言。其次,孔教授系统梳理了AI赋能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多元场景,包括教材分析(文化元素提取分类、主题挖掘、隐文化内容解析)、语言分析(文化情感词汇、跨文化概念映射、叙事技巧)、教学模式创新(人机协作项目式学习、跨文化探究式学习、讲述中国故事)以及学习资源拓展(多语种中华文化学习资源AI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虚拟文化体验场景)。同时,孔教授提出了学生主导型AI引导型两种人机协同路径,当前外语教学亟需提升AI素养指明了方向

讲座的第三部分,孔蕾教授深入探讨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以及AI时代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发展问题。以匠人精神为例,孔教授揭示了中外AI模型输出结果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引发与会者对文化传播中价值观念传递的深刻思考。孔教授提出,在AI时代,外语教师应具备文化敏感性和信息辨别能力,而学习者则需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对AI的驾驭与调配能力以及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力。针对AI时代的教学变革,她提出了教学活动更新、评价体系更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强调要避免学生语言能力假象,以评价反拨教学,并在教学监测和过程评价中增加对AI的考核。孔教授的论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外语教师在AI时代重新定位自身角色、转变教学理念提供了清晰路径。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孔蕾教授介绍了北外许家金教授团队开发的AI工具库,以及AI在生成听力材料、阅读材料等各类课堂中的应用场景,为与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实践参考。她以AI创造性支点教学能动性为关键词,总结了人工智能对外语教学的无限赋能潜力,强调教师在技术变革中的主体地位与引领作用。讲座结束后,学院教师就课程思政案例、教学互动等问题与孔蕾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而富有启发性。

(撰稿/荣正浩,图片/梁凯,审核/徐霞)